主页 > 四年级

春联

来源:作文盒子 时间:2021-09-16 10:15

  【第1篇】春联

  贴春联是家乡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家家户户都要把红色的春联贴在门上,用来辞旧迎新,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春节,据说起源于桃符,桃符的最初用意是求平安。据古书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宫廷里有人开始在桃符上题写联语了。宋代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新桃,”“旧符”指的就是桃符,渐渐的制作桃符的材料便由桃木板变成了纸张。

  贴春联这一习俗到了明代后才开始盛兴。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当时十分喜欢大户人家每到春节时把春联贴在门框上。有一户人家因忙而没来得及贴春联,大年初一的早晨,被微服出巡的朱元璋见到了,朱元璋得知原因后,亲笔题写了一幅春联送给这户人家,但这户人家舍不得贴,把它当成“限量版”春联珍藏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春联的内容不断丰富和拓展,其除了表达新春祝福以外,也融入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贴春联也有讲究,上下联的位置不能贴错,方法是先看横批的书写方式。如果皇帝是从右往左书写的,上联就应该贴右边反之则贴在左边。

  贴春联不仅是为了营造出迎新年,喜庆祥和的气氛,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第2篇】春联

  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感觉当下过年有点寡淡,越来越怀念童年时期的年味儿。那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穿新衣,吃饺子,还可以尽情地玩耍——那时候好像没有多少寒假作业,也没有辅导班。仔细回想一下,过年期间,记忆最深的当属贴春联、放鞭炮、拜年以及串亲戚。

  贴春联的日子雷打不动,腊月二十八。“二十八,贴花花”,说的就是贴春联。那时的春联不是印制的,都是手写的。左邻右舍的春联都是哥哥写的。哥哥写时,身边围着不少孩子。春联的内容大同小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等,横批一般都是“万象更新”“春回大地”之类的。等到春联晾干,开始贴,一个门一个门贴,一家挨一家贴。我们一帮孩子分工合作,有的拿对联,有的清扫门框和门楣,有的刷浆子,有两个孩子专门贴。十来户人家,需要大半晌时间。知道“左为上”的道理,就是从那时贴春联开始的。那时的春联,不仅仅在门上贴。水缸上贴“川流不息”,油灯旁边贴“小心灯火”,面瓮子上贴“五谷丰登”,笼屉上贴“蒸蒸日上”,树上贴“欣欣向荣”,牲口圈里贴“六畜兴旺”,木质的独轮车上贴着“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横批是“出入平安”,院子里贴的是“春色满园”。从大门口直到家里,满眼火红,一片喜庆的色彩。

  【第3篇】春联

  春节快要到了,大街上张灯结彩,人来人往,喜气洋洋,可热闹了。其中,有个门店展出的一幅幅手写红色对联吸引了很多人围观,大家赞不绝口。爸爸对我说:“寅豪,贴春联是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你参加了学校的书法兴趣班,今年咱们家的春联就由你来写吧!”我爽快地答应了。

  开始写春联了,我准备好笔、墨、红纸和毛毡。我把上下联折好七个小格子,横批折四个小格子。刚开始心里有点开心还有点害怕。开心的是我今年能写春联了,害怕的是万一我写不好贴到大门上让人笑话。我静下心来,先想了想每个字的结构和笔顺,然后我将毛笔沾饱了墨,提起笔找准位置慢慢地写起来。我写春联是一笔一划都很认真,运笔中速,大小匀称,发挥很好。第一幅写完了,我又开始写下一幅,不知不觉我写了四幅春联。

  大年三十到了,家家都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春联。爷爷将我写的春联小心翼翼地拿出来说:“寅豪,今年咱们家就贴你写的春联,如果毛笔字练出色了,爷爷带你去给乡亲们写春联!”看着自己满意的春联,我心里美滋滋的,暗下决心一定要认真练字,明年春节我还要写春联。

  【第4篇】春联

  这个春节我做了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有贴春联,包饺子,干家务等。可我觉得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是贴春联。

  一般贴春联是在大年三十的上午,由于我们这次过年比较特殊,因为腊月二十九要去外地过年,爸爸决定在腊月二十八的晚上贴春联。但是贴春联的这个艰巨任务让我独自完成。

  我先找来一个大梯子爬上去,把去年的春联摘掉,清理干净门框。然后拿出今年的两幅新对联。先分辨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正好前几天我刚学了贴春联的知识,春联上联的结尾字为三四声,综合来说是仄声,下联的结尾字为一二声综合来说是平声。上位右,下位左。经过比对,一幅春联的上联是“春临华堂繁花艳”,下联是"福到门庭喜气盈"。横批是,“春到福来”。另一副的上联是“瑞气盈庭家兴旺”,下联是"雨霖沃野五谷丰”。横批是”兴家盛国”。分辨完上下联以后,就要粘胶带了,爸爸教我一个小技巧,把胶带折成一个个小三角形,粘在春联的后边,这样既好看又结实一年也不会掉。粘好胶带后,我爬上梯子,爸爸看着方位,一会儿往左挪一点,一会儿往右挪一点,最后贴好了。再把福字贴到门上,大功告成。我看着那两副精美的大红春联,心里美滋滋的。

  这是我春节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第5篇】春联

  吃完早餐,母亲马上就熬出一锅浆糊。用一个铝盆装着浆糊,盆里放一把刷子。哥哥们有的拿着春联儿,有的端着浆糊,有的搬着梯子。我们开始贴春联儿了。先贴自家各个房间的门,大门都要贴,我这个小尾巴的任务就是拿着一个干净的扫把。

  哥哥们先撕下旧的春联,我递过扫把,哥哥扫一下墙面上一年的浮尘。然后哥哥在墙面上抹上浆糊,贴上春联,我赶紧递上手里的扫把,哥哥在贴过的春联上面,慢慢地认真地再扫一遍,使春联和浆糊能够完全地粘和在一起。贴完上联贴下联,哥哥还时不时问对得齐不齐,横批是否在正中间。等到贴大门上的春联,一定要用上高大的梯子。一人扶着梯子,一人在上面贴,我们其他人在下面看着贴的位置,对称不对称。等贴好对联,哥哥走开两步远远看下,满意地拍拍手。

  小时候的我简直就是哥哥们的跟屁虫,贴罢家里的春联后,我们还要去老家,贴奶奶家的春联,还要到我家对面贴三叔家的那个院子,三叔一家在外地工作学习,常年不在家。天气虽然很冷,但年味儿在增长着。

  如今,我的小家,儿子长大了,贴春联就是儿子和他爸爸的事情了。两人相互配合,一人贴春联,一人递胶布,配合默契,贴客厅门和大门口的春联时需要登上高高的梯子方能贴上。贴完春联,红红火火,整个小院就有了春节的喜庆气氛了。

  【第6篇】春联

  贴春联是一项传统春节习俗,有首古诗《元日》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就是我们现在的春联。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爸爸是该贴春联了。我提出和爸爸一起贴春联,爸爸说好啊。我们先把原来的春联撕下来,因为是去年贴上去,已经变旧啦,又把墙壁打扫干净。爸爸拿出新春联,然后在春联的上中下部粘上双面胶。爸爸告诉我春联有上联、下联和横幅,横幅要贴在门的上面,比较高,爸爸来贴,爸爸也需要站在凳子上,双手举起春联的横幅,对准们的中间部位,把春联轻轻的贴上去,然后再用手将整个春联从左到右轻抹一下,使之粘牢。

  我主动提出要贴纵向的上下联,同样也需要站在椅子上。我高高的举起春联,并让爸爸帮我看着,高度是否合适,爸爸说让春联的上缘和门的高度一致就行。我轻轻的拉着春联将其粘在门框外的墙壁上,同样的把另一边的春联也贴上去,最后我和爸爸又把一个大大的福字贴在门的中间。今年的春联算是贴好啦。

  我看着崭新的牛年春联,心里美滋滋的,也祝福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第7篇】春联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紧张的期末考试过后,敬爱的胡校长邀请二七区书法家协会走进我们美丽的校园,教长东“小书法迷”写春联、指导书法学习。我很荣幸也参加了这次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

  下午2点,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了书法教室,只见桌子上已经摆好了毛笔、墨汁和红纸。辅导员马老师面带笑容的提醒我们书写时的注意事项,我们静静地用心聆听。“孩子们好!”敬爱的胡校长和书法家们悄然来到了书法教室。“胡校长好!”我们鼓着掌,开心地和胡校长一行人打招呼。顿时,书法教室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书法家田占峰老师(二七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向我们讲述了春联的历史:春联的由来主要与古时候的桃符有关。相传桃木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周朝时期,人们便把写有“神荼”、“郁垒”名字的桃符悬挂在门上,以去除厉鬼。到了五代,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后蜀主孟昶也亲自写下“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句子。明代时期,民间对贴春联的习俗开始流行,春联的名字便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原来春联的历史这么有趣!

  【第8篇】春联

  贴春联是家乡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无论在城市,而是乡村。家家户户都要把红色的春联贴在门上。用来辞旧迎新。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春联。据说起源于桃符。桃符最初用意是求平安。据古书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宫廷里就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了。宋代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瞳瞳日,能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新桃旧符指的就是桃符。渐渐的,是做桃符的材料,有木头变成了纸张。贴春联这一习俗到了眀代开始盛行。据明太祖朱元璋当时十分喜欢大户人家每到春节贴桃符。于是想推广。便要每家每户都要将大红春联贴在门框上。我一户人家因为忙而没来得及贴春联。大年初一的早晨。微服出巡的朱元璋见到了。朱元璋得知原因后,亲笔题写了一副春联送给这户人家。这户人家不舍得贴,把它当成了限量版春联,春联被珍藏了起来。这时间的流逝,春联的内容不断丰富和拓展,甚至除了表达青春和祝福以外,也融入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贴春联也有讲究,上下位置不能贴错,方法是先看横批书写方式,如果横滨书写方式是从右往左向左写的,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则贴在左边。

  贴春联不仅是为了营造出新年喜庆祥和的气氛,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第9篇】春联

  春节习俗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贴春联了,红彤彤的对联不仅增强了年味,还象征着在新的一年中红红火火,在新的一年幸福美满。

  春联的另一种说法是“对联”,也就是上联和下联的字数相同,就比如上联:“和睦家庭年年好”下联:“幸福生活步步高”,对联

  一般都是红色的,红色不仅作为中国颜色,并且红色十分热闹,欢喜,也可以看出对节日的重视与隆重。

  我和爸爸一起贴春联,我就是爸爸的小助手,负责把胶带剪成一小段并交给爸爸,爸爸踩在凳子上,我踮着脚给爸爸递胶带,看看爸爸有没有贴歪,我左瞧瞧右看看。最令我感到有趣的是贴福字时发生的事,当爸爸拿起福字准备贴门中间,我忽然打岔:“爸爸,您把福字拿倒了”,爸爸不仅没有把福字放正,反而哈哈大笑起来,我疑惑的看着爸爸,爸爸边笑边说:“把福字倒着贴,象征着福“到”了。”我听后恍然大悟,感觉十分有趣。大年三十,待家家户户都贴上了鲜红的对联,走在小区里,走在巷子里,走在大街上,走在胡同里,哪家门上不是一道鲜红?这些红彤彤的春联形成了多么美丽的一道风景啊!

  【第10篇】春联

  我们家乡每逢春节都要贴春联。无论是住在楼房,还是住在平房,家家户户都要把红色的春联贴在门上,用来辞旧迎新,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春联,据说起源于桃符。桃符的最初用意是求平安。据古书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宫廷里就有人在桃符上题写对联了。宋代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新桃”“旧符”指的就是桃符。后来,桃符便由桃木板变成了纸张。

  贴春联这一习俗到了明代开始盛行。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十分喜欢大户人家贴的春联,于是想推广,便要求每到春节时,金陵的人家都要将大红春联贴在门框上。有一户人家因为忙而没来得及贴春联,大年初一的早晨,被微服巡视的朱元璋看到了。朱元璋得知原因后亲笔题写了一副春联送给这户人家,但这户人家舍不得贴,把它当成“限量版”春联珍藏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春联的内容除了表达新春祝福以外,更融入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贴春联有讲究,上下联的位置不能贴错。贴春联时,人们可以根据横批的书写方式来贴上联和下联。如果横批是从右往左书写的,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则贴在左边。

  贴春联,不仅是为了营造喜庆祥和的气氛,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