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六年级

养蚕

来源:作文盒子 时间:2021-10-20 15:22

  【第1篇】养蚕

  小时候,跟着妈妈养了几年蚕。

  喜欢蚕,喜欢那刚出生像蚂蚁一样的蚁蚕,那小小的生命刚刚问世就不停地找桑叶吃的萌萌的样子着实让小时候的我每每趴在蚕框外流连忘返;

  喜欢蚕,喜欢那长了几天后头就变白变大的小可爱;

  喜欢蚕,喜欢它一眠又一眠逐渐长大变的越来越圆滚滚的身子,憨态可掬;喜欢蚕,喜欢把它养到褪尽铅华(体内桑叶排干净)通体晶莹的样子;

  喜欢蚕,喜欢拿起它是那种藕断丝连的触感,更加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深刻含义;

  喜欢蚕,喜欢它把自己包起来,初步形成一个白色蚕茧时,依稀可见的忙碌身影;

  喜欢蚕,喜欢那椭圆形的白白的房子样的蚕茧,内含生命的蛹,终现带翅的蛾……

  其实,还小的时候,物质匮乏,没有玩具,蚕何尝不是自己的玩具?没有追求,给蚕摘桑叶、撒桑叶、听它们吃桑叶又何尝不是自己每日的追求?每每听到那些沙沙沙沙地声音,那种成就感、被需要感就会油然而生!

  还记得那时候村子里家家户户的自留地都会种很多的桑树。那时候的桑树,是村干部带领村民发财致富的一个新门路,所以那时候的桑树细细的,像手指头那么粗。刚开始桑叶抽出时,站在桑树地里,家家户户可以互相对望。每到养蚕结束,这些桑树的使命就结束了。我记得家里有一把大剪刀,专门用来剪桑树的,就把它们剪的就剩10厘米那么高度。然后,等着来年再次发芽张桑叶,养活那些可爱的蚕宝宝们。

  那时候,养蚕是家里的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懂事的我,放学后,总是主动去帮妈妈摘桑叶,那时候已经会骑自行车了,拿着尼龙丝袋子到自留地,摘一袋子或者两袋子的桑叶,用车子载回去,那种满载而归的感觉——就像一个打胜仗的将军,载誉而归,倍感自豪!

  真的挺喜欢满屋子的蚕沙、沙、沙吃桑叶的声音,有点像下雨,又有点像演奏美妙的乐曲。闭上眼睛坐在养蚕的架子旁,聆听那来自蚕宝宝带来的动人的奏章,也是小时候最享受的一件事呢!

  小时候我一开始并不敢用手拿蚕,那种肉嘟嘟的感觉让我望而生畏。但是,慢慢地随着跟着妈妈养蚕时间的增多,发现蚕并不咬人,还挺可爱的。尤其是看着蚕的小脑袋,就感觉它睁着眼睛看你一样,其实我知道那是一种错觉(蚕的眼睛只有一些感光细胞,只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并不能看清周围的事物)。然而,就这样,简单的喜欢上了蚕,每天都要用手拨动那些小可爱们玩上一玩儿。

  遗憾的是蚕的周期特别短,只会25~30天左右,我们家乡都是养春天的蚕。春天万物复苏,桑树长出了嫩嫩的叶子,这些叶子是蚕最喜欢吃的,于是,蚕也孵化出来了。它从小小的卵,变成了像蚂蚁一样大小,慢慢的,它的头会有一点点白,身体仍然是黑的。再慢慢的,蚕会变成通体白白的蚕宝宝,长着长着就变大了,有的像我的小手指头那么大。25~30天后,蚕要上山了。记得妈妈非常熟练的把那些通体晶莹剔透的,肚子里没有任何残渣的蚕,放到了妈妈扎好的山上。所谓的山,其实就是用一些稻草绑了一些像稻草人一样的物件。把蚕放上去,蚕就自由自在地在上面寻找自己要结茧的位置了。当看到蚕吐出的丝,绕来绕去,最终把自己绕进去的时候,一开始我惊呆了,不理解为什么有这样的动物,把自己包起来还能呼吸吗?好担心……不过很快到了收获蚕茧的时候了,满屋子的蚕茧,让我仿佛看到了漂亮的新衣服和充足的学费、零食,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蚕有很多的故事,蚕食政策,春蚕到死丝方尽,作茧自缚,破茧而出等等,各种的声音承载着盛誉或者议论随着蚕铺面而来,然,蚕还是蚕,悠然地,自在地,独自在自己生活的一隅开心快乐的生长着。

  【第2篇】养蚕

  好像还沉浸在小时候的养蚕记忆不可自拔时,上小班的儿子回家来郑重地宣布了一个消息:“老师要发蚕了,谁能找到桑叶,谁可以领。”

  养蚕?好像是N多年以前的事情了,还能不能养了?看到儿子仰着的小脸,期盼的眼神,我决定了——必须能养!于是乎,我毫不犹豫地让儿子报了名,转身就去公园里找桑叶。

  桑叶啊,也是稀少的吧!反正时隔多年,我已经不认识它们长什么样子了!多亏了一位家长朋友带领,我顺利的找到了桑叶,开始了带着儿子养蚕的经历,从此儿子和我与蚕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养就是三年。

  曾经有同事开玩笑问我,你养蚕是为了什么呢?想了想,为了什么?还真没怎么注意,只知道蚕饿了会着急喂,没桑叶了会着急找,蚕不动弹了会有些担心……但是为什么养蚕?还真是没有想过。

  或许,一开始是为了儿子,想让儿子有所兴趣,想让儿子参与生命的成长。当儿子看到了:小小的蚕卵变成了那么小的蚂蚁样的幼虫,然后又一天天长大,从头白到通体白,逐渐的最终变成了蚕茧的时候,我觉得,对孩子也一定会是一种触动。尽管我给她介绍的有关蚕的知识并不是太多,但是我能深深的感觉到,他知道了生命的奥义。他明白了,每一个小生命的不容易。当他神奇地看到那些蚕茧时候;当他神奇地看到蚕茧中出来一个个飞蛾,然后又产了卵,下一年孵化再长大再产卵这样一个过程的时候,他也一定是有所思有所想的。

  也有同事问我:你养那么多蚕,万一破茧而出的蚕蛾在屋里乱飞怎么办?其实,蚕蛾是不会乱飞的。他们特别安静地呆在它孵化的茧的旁边,等待其他的孵化出的异性的蛾,直到完成交配的这个蚕蛾出现,完成了繁殖后代的使命后才会寿终正寝。接下来就是好好存放这些蚕卵,等待下一年,他们重新出现在家里。

  一开始为了儿子,后来又是为了什么呢?其实后来真的就成了一种修身养性,每天看到蚕嗷嗷待哺的样子,会有一种使命感,感觉该去给它摘桑叶了。我会在公园里哪个地方找到发出的一棵野的桑叶,把它摘下来,洗洗干净仔细的铺在蚕住的盒子里,然后当沙沙沙的蚕食的声音出现的时候,与儿子共同聆听这生命的奥义,那是生命的声音!

  到现在为止,儿子已经上了大班,养蚕已经养了三年。

  第1年的蚕,尽管老师仅仅只发了两只,但是家长好心的又送了一堆,所以我们家的蚕并不少,结的茧也非常多,所以第1年产卵也比较多。

  第2年家里因为家里有暖气,所以说卵早早的从正月初几就开始往外孵化了,其实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因为那个时候,户外特别冷,根本就没有桑叶让它们吃,只能用生菜来代替,长的可想而知。好在卵多,最终也长大了不少。一个个圆滚滚的身子,呆呆萌萌的脑袋,真是可爱。不过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因为我喂它们了一次打过农药的桑叶,回来之后洗的不干净),所以导致我家的蚕全军覆没,除了我送给别人的蚕还在活着。

  所以第3年我打定了主意,不再喂蚕。我想,儿子已经知道了,蚕怎么长得就不喂吧。但是儿子耐不住了,到了春天就问我妈,今年我们为什么没有蚕,不好解释,我又从网上购置了蚕卵,当这些小蚕卵回来的时候,儿子天天去看,妈,产卵怎么还不孵化?这些蚕宝宝什么时候才能够到我家来?终于清明节过后,气温慢慢的气温回升了,蚕卵也开始孵化了,从最初的一只引起了儿子的惊喜,变成了第2天的三只,5只8只,一下子,第3第4天,全部蚕卵,都出来了,200只。那么黑压压的一片,儿子可高兴了,逢人就说:我们家今年很多蚕哟。孩子爸说,你赶快把这些蚕送一些出去,我说它们太小长长再说吧,要不然喂不活呀。就这样,我把蚕养到了别人能养活的时候,开始往外送。我想这就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看着他们开心的养着蚕,我也非常开心,那是一个个生命的延续,也是一次次快乐的扩散。

  我发了朋友圈,有人问我,你这个蚕,是干什么用的?其实,我觉得这就像养花一样,花可以干什么呢?无非也就是愉悦身心罢了。

  【第3篇】养蚕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姹紫嫣红,最有趣的莫过于白白胖胖的小蚕。我看见学校门口有卖小蚕的就央求妈妈给我买几只,妈妈怕耽误我的学习,就拒绝了我的要求。可是我仍然不死心,并向妈妈保证,我绝对不会影响学习,而且会通过观察小动物,写观察日记,妈妈这才同意,当我知道妈妈同意后,乐开了花!

  妈妈从淘宝上买了一些蚕卵,这些蚕卵装在小盒子里面,小小的像芝麻一样的大小,可爱挤了。没过几天小蚕就孵出来了,扭动着黑色的身姿,像蚂蚁一样的大小,妈妈告诉我这叫蚁蚕,为了保护它们,妈妈教我用羽毛给蚕换房子,给蚕喂食桑叶,看着那么小的蚕,我下决心要把他们喂养长大。

  我用剪刀把桑叶剪成细细的长条,覆盖在小小的蚁蚕身上,就像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它们慢慢的爬到桑叶上,用它小小的嘴巴吃桑叶,这个时候他们吃过的桑叶就想圆形的一个一个的点点。每天我都会给他们清理蚕沙,保证他们居住房子的干净!

  我的小蚕慢慢的变大了,而且变白了很多,妈妈说那是他们脱过一次皮了,可能真的太小了,我都没见到他们怎么脱皮的。又过了几天我看很多蚕不在吃桑叶,而是仰着头似乎在寻找什么,妈妈告诉我他们要脱皮了,果然第二天仰着头扭动着身子,左右的扭动,我感觉他们可能是肚子疼,一直在扭呀扭,妈妈说这是蚕正在脱皮呢!我问妈妈,我看他们脱皮特别的困难,我要不帮帮他们吧,妈妈告诉我蚕属于变态昆虫,需要自己脱皮和结茧,如果我一旦动了,就会死掉,这种成长的痛是谁都替代不了的,就像我的学习和成长一样,只要克服困难,我就会慢慢的长大,我是懂非懂的点点头!

  我的小蚕在一天一天的长大,他们长的白白胖胖的。摸上去软软的,可爱极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又不吃东西了,身体白中透着一点点的鹅黄色,我以为蚕生病了,急忙告诉妈妈。妈妈告诉我这是要结茧了,天快要黑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在盒子的角落里找了一个地方上下吐丝,打造出来一个大概的房子的位置,晚上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不断的吐丝把自己的身体包裹住,刚开始我还能看见他们在蚕茧里面隐隐约约的扭动着,但是到了第二天蚕茧织的又密又紧,我已经看不见他们的身体了。这个时候我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我的蚕宝宝长大了,变成了蚕蛹,难过的是我知道他们破茧成蝶的时候,就会死去。

  几天后,小蚕把蚕茧顶破一个洞,蚕宝宝编成了蛾出来了,这个时候我找来了一张纸放在蛾的身上,过了好大一会儿,他们像蝴蝶一样飞舞,生出了很多的蚕卵,生过蚕卵的蛾子落在了纸上慢慢的死去!

  蚕的一生平凡而又伟大!他们吃的是桑叶排出来的是蚕沙,蚕沙可以做中药治病救人,也可以做针头,他们吐丝结的蚕茧又可以做成昂贵的丝绸衣服,真是把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我们人类,真是“春蚕都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呀!

  【第4篇】养蚕

  四月底去洛阳,人人都是冲国色天香牡丹花去的,我却赶上看牡丹果,有五瓣的,有六瓣的,还有七瓣的,哈哈,满院子的绿叶顶着大把子的“豆角”,我也是醉了,估计这风景一般人看不着

  没想到临走时一朋友送我四条蚕,让我带给孩子玩。好吧,抛却没看到花的遗憾,将其装进塑料袋子跟我回家,当然还有桑叶。

  孩子们看到欢喜不已,天天放学就各种围观,各种提问。最早,说蚕,他俩都以为是我们的方言贪吃的“馋”老大观察到蚕头上的皱纹,说像老爷爷,注意到蚕尾巴上突起的小尖,又说像天线,还看蚕吃桑叶,惊叫它们吃的太快了,一会儿一个大窝没了……妈妈:这蚕什么时候吐丝?妈妈,这蚕会吐什么颜色的丝?妈妈:这蚕吐完丝会干什么?啊?变成飞蛾?那它们会不会飞走?我不要它们飞走,那用盖子盖上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而我一回家就开始各种忙,竟然忘记摘桑叶,直到一天晚上发现一点儿都没了。看着四条饿的有气无力、头昏眼花的蚕,孩子们直嚷嚷,妈妈妈妈怎么办?放眼望去,竟然没有一棵桑树,听说蚕也吃榆树叶子,想起路边有棵榆树,赶快去摘来,挑新鲜的放进盒子一角,用树枝引蚕过来。看它们安心呆着不离开,我们才放心去睡觉。第二天一睁眼,娃娃们争先恐后赤脚跑向蚕盒,一看,傻了,四条蚕全可怜兮兮的蜷缩干桑叶一角,誓死不吃榆树叶。我也急了。上学带着蚕盒,向门卫叔叔求助,门卫叔叔说对面超市有,先帮我们讨要点,我便丢下去上课。放学时去看看,门卫叔叔竟然骑车回老家给我摘了一袋子带着青青桑果的叶子来,感谢不尽啊因发朋友圈求助,一时桑叶无数,有学生带来的,有朋友看到帮我上树摘的,这下越有越有,对面超市老板知道我养蚕,索性又送我十几条,我成养蚕大户了

  我本无心,奈何孩子们兴致高昂,每天把我叫到蚕盒前观察讨论:蚕有几对脚,身体有几节,两侧各有几个点,蚕的颜色不同是为什么,什么时候吐丝……就在这声声讨论中,第一条蚕吐丝了,我们发现,只要蚕背上第二环节处出现一对括号形状并越来越明显,它就该吐丝了。我们用牛奶箱子给它们做了简陋的格子间,它们先寻觅一个角落,上下吐丝固定,然后再钻身进去,艰难地转动身子,给自己做出茧来……尽管我以前也养过蚕,这次在孩子的带动下,看到的又不一样。看着蚕一条一条开始吐丝,看着一个一个不同颜色的茧结出来,陪着孩子一次又一次做破茧成蝶的游戏,欢乐的日子弹指而过

  转瞬,我们养的二十条蚕送了我们粉的白的不同程度各种黄的茧二十个了,孩子们每次回家都会叫我:妈妈妈妈快来看,又一个结茧了!这声音里透着开心、惊喜、和满足。前几天所有蚕都结茧后,老二的担心又来了,晚上不肯睡觉,怕蚕蛹在茧里破壳而出,不言语一声就飞走了,晚上得要求我把盒子盖严,窗户关严。今天中午回家,我正在厨房做饭,刚坐到餐桌前的老大就把我拽过来,眉毛一挑,指着蚕盒说快看快看,飞蛾出来了,我还以为是别的飞蛾落到这了,再一看,果然有个茧破口了。细看这飞蛾,我第一次理解“蚕眉”,不仅哑然失笑:现代的纹眉技术是模仿了蚕吗?那造型,那纹络,宛如梳子型的浅棕色

  【第5篇】养蚕

  四月,嫩嫩的桑叶转眼就长成了着绿裙的少女,羞涩的泛着油油的光亮,喜欢春蚕的人们都知道又到了养蚕的季节。

  自从古代皇帝那个贤能的皇后发明了养蚕的方法,并用这些可爱的小虫子吐出的丝织成了美丽的丝绸。古代诗词中更就有着蚕的踪迹,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应是最为有名,人们好像对这种小虫子特别有感情,都认为蚕是奉献精神的代表;晏殊的“采桑径里逢迎”更是写出了古代少女特有的采桑叶的幸福生活,叶底黄鹂一两声的意境让人更是沉醉其中。民歌《陌上桑》里采桑的少女罗敷更是让人觉得眼前走来了一片美好,那么机智,那么不卑不亢,“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失落怎么在这个女子的身上丝毫也找不到呢。

  养蚕使我和老公的生活变得逐渐有规律起来,每天一大早,老公就得在生活区到处逛逛,看哪儿有新鲜的桑叶摘点儿,然后装在塑料袋里放到冰箱里保鲜;一天得给蚕喂三次桑叶,早、中、晚一次也不能少。女儿特别喜欢小动物,好在养蚕比养宠物要安全、方便得多。狗、猫之类的,整天担心它们到处拉屎拉尿不说,还得担心它们会不会传播细菌,特别是每天还得给它们弄点鱼、肉吃吃,改善改善生活;还得时不时的用洗浴香波给它们洗澡,费钱费时又费精力。喂蚕还真要有点儿讲究,从冰箱里刚拿出的桑叶上有水,必须用抹布把它揩干净,否则蚕吃了就会拉稀而死;蚕刚刚孵出来,咀嚼能力还很弱,要给它喂比较嫩的桑叶,并且把它撕成一块块小片状,这样蚕吃起来就比较方便了。

  每天下班回来,顾不上吃饭,老公就赶紧去照看那些可爱的蚕宝宝,先用毛笔轻轻的把蚕沙刷下来,然后再给它们铺上新鲜的桑叶,看到蚕儿们那埋头苦“吃”的劲儿,心里惬意极了。蚕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慢慢地长大了,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褪了两道皮,变得又白又胖起来,由小蚂蚁变得像小拇指那样粗,食量也大得惊人,撒了一大把桑叶在上面,蚕立刻就分别从四面八方包抄过来,“沙、沙、沙”,没隔多久桑叶就被吃个精光,成碎片状。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蚕食”,原来就是这种情形,真吓人!

  一天,忽然发现蚕不吃桑叶了,一个个昂起头,像一个个绅士,我正感到纳闷,女儿说:“妈妈,爸爸说蚕快‘上山’了?”我明白“上山”意思就是蚕要结茧了。于是,我们赶紧在纸盒里用竹枝、硬纸壳给蚕搭起了“房子”,等蚕在那儿吐丝结茧。蚕还挺有灵性的,一条条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结蚕的位置,勤劳地工作起来。过了一段时间,蚕都结茧了,有橙色的、金黄色的、浅黄色的、白色的,一个个真漂亮,居然还有两条蚕结成一个茧的,结的茧特别大。我们感到一种收获后的喜悦,沉甸甸的。

  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蚕”由籽到蚕再作茧自缚化成蛹,然后由蛹变蝶,再繁殖成蚕籽,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的生命循环过程啊!“春蚕到死丝方尽”,如果你养了蚕,你才会真正明白这句诗的含意;如果你养了蚕,我相信,你也一定会被这奇特的小生命所感动。

  生命就是这么个短暂的过程,蚕给我了很多生命的启示,这段时间,养蚕给我和家人带来了无比的充实和快乐!

  【第6篇】养蚕

  周一,朋友说要送我几条蚕。

  二十年前,我养过一回蚕,那时还在老家,老家的田地边仔细的踅摸踅摸,也能找到几片长得像灌木丛一样的桑树丛,刚刚发出的嫩叶,嫩绿嫩绿的,摸在手里滑滑的,一棵桑树丛也就长那么几十片叶子,被我早晚捋,连刚刚长出的指甲盖大小的叶子也不放过,都拿回家喂了我的蚕宝宝,于是就剩下光秃秃的条条伸向天空。这个季节,所有的树木都在发芽开花,唯独桑树,枝凌叶疏。

  我本来没想要养的,现在在市区,哪里找桑叶去?养了也是两天新鲜,末了也是荼毒生命。无奈,女儿喜欢,她一听说阿姨要送她蚕宝宝,兴奋得和幼儿园的小朋友说了个遍,她回家告诉我:小朋友都羡慕她,甚至有的也想让她送一只当宠物养养。

  为了不打击她的兴奋劲儿,我就从朋友那把蚕拿了回来。

  我把它们养在了一个大鞋盒里,第一天,我就看着它们发愁:吃的呢?总不能也上网买桑叶吧?养不活可是我的罪过啊!

  先去找朋友要了点桑叶,救救急。那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呢?总不能老找人救济吧?于是,开始四处打听,哪里有桑树?甚至连卖桑椹的,我都问过。

  就这么一点一点的讨要,郊区再摘点,基本上够果腹。

  有一天,我听人说四环马路边一个荒废的厂子门口有一棵大桑树,我来劲了,拉着孩子就一起去摘桑叶。打听好地址,直奔那里去。

  远远的,仍旧是看到枝凌叶疏的树就一定是桑树,养蚕的季节,桑树是最稀疏的。这棵桑树,长得有碗口粗,原本该郁郁葱葱的树叶现在稀稀疏疏,有的低点的树枝已经被捋光了树叶,光秃秃的,还有的树枝已经被拉断耷拉下来。但让我惊讶的是,满树稀疏的枝叶掩映不住密密麻麻的小桑椹,像一个个小铃铛一样,满树都是,也许是因为树叶稀疏了,所以我觉得满树都是绿色的小铃铛。我不由得对这棵桑树,甚至所有的桑树心怀敬意。

  人们赞美春蚕,都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赋予了蚕无上的赞誉,它们是勤劳无私的象征。看啊!春蚕不停的工作,把吃进去的桑叶,化作了洁白的细丝来回报人类,呕心沥血。

  但是,我觉得春蚕固然应该被赞美,但更应被记住的是桑树,如果说春蚕是儿女的话,我觉得桑树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孩子,凡是是你需要的,只要我有,尽管拿去吧!我不要你的感激与回报。因为,养育你是我的职责。

  就是这样忍受着被捋光叶子的疼痛,依旧努力的继续长出新的枝叶,同时还不忘记结出甜蜜的桑椹。如果说蚕被推上了光荣的领奖台的话,那么桑树绝对是幕后的大英雄。默默付出,默默奉献,却从来不被人们注意。

  我想起了中国所有的母亲,她们勤劳、坚韧、善良、朴实,她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孩子们,哺育他们成长,却总是说:“孩子,你幸福了我就满足了,等你……我就幸福了。”把自己的青丝熬成了白发换来了孩子们的一天天长大,然后离开她们,她们目送着孩子往幸福的道路上走着,微笑着看着儿女们远走高飞。却从不对儿女们说我为你们付出了多少多少,你们必须对我怎样怎样。亲情不是用物质和金钱来衡量的,尤其是母亲对儿女们的感情。那真是耗尽了一生的心血,只为儿女能长大成人的简单与淳朴。

  养儿方知父母恩,养蚕方知桑情深啊!

  【第7篇】养蚕

  宝贝,前天打电话时,你告诉妈妈说,你养了几只蚕。挺好的,蚕很可爱的,白白胖胖的样子,你就好好的养吧。

  但昨天你很郁闷地对我说:“妈妈,你不知道,因为没有桑叶,蚕宝宝都饿昏了,有两条都有点奄奄一息了!”

  我也表示了遗憾:“唉,可怜的小生命呀!”

  可是紧接着你的一句话却让妈妈有点震惊了。

  你气恼地说:“妈妈,你不知道,我恨死我姐了!”语气中也透出了几分恨恨之意!

  嗯?这是怎么啦?怎么突然就恨起了姐姐呢?

  “妈妈,你不知道,姐姐答应我从老家回来给我的蚕带桑叶吃,她答应我说一大早就回来了。但现在已经是傍晚了,她还没影儿呢!蚕已经一整天都没有吃东西了,它们是不会说话的,不然早就嗷嗷叫了!如果是蚕饿死了,我一定找她算帐!哼!”

  哦,原来如此!

  你喜欢小动物、小昆虫是好的现象,喂养它们,爱护它们,可以培养你的爱心,你的细心,你的观察力,你的动手能力,甚至是你的责任感等等,妈妈当然是支持的。但在养它们之前,你就先要考虑好,咱家具不具备喂养它们的条件。比如,你养蚕吧,这首先需要每天能保证它们所需的新鲜的桑叶,这是最基本的条件。而你并不具备这个条件,那么就要靠别人帮忙创造这些条件。姐姐答应帮你带来新鲜的桑叶,是姐姐帮你的,并不是姐姐欠你的。这样说来,姐姐给你带来了桑叶,自然要感谢她了;她如果没有带来桑叶,或是没有按时来到,那只能说她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而已,也不应该去恨她。如果真是她不守信用没有帮成你,那你下次再请人帮忙时就要考虑一下这个人是不是很守信用的人。

  总之,别人帮得上你,你一定要表示衷心的感谢;而当他没能帮得上你时,一定要表示理解,说不定人家有什么苦衷呢。

  另外,你非常难过地告诉我说有两条蚕已经奄奄一息了,就是因为桑叶没有能及时拿回来被饿成这样了!在生物界,包括植物、动物,都有个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如果这两只蚕本身是比较弱的,自然抵抗各种不良因素的能力就差一些,即使你按时地非常充足地供给它们鲜嫩的桑叶,它们说不定还会因为消化不良,气温、湿度等等不适应而生病的,一样也逃脱不了早于别的蚕而死掉的命运的。你不是也说了其中有两条特别强壮,吃的特别好的蚕吗?这就是坚强者,优胜者。

  所以说,你的那两条蚕即使真的死掉了,也不能够怪在姐姐头上的。

  还有啊,要想养好某种小动物或是小昆虫,不能只靠兴趣和热情,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这方面的许多知识,比如,这些小东西的特点、生活习性等等。单是一个“生活习性”就包括了它吃喝拉撒的许多方面。你会说,我不知道从哪里才能获取这些知识呀?现在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很多,你可以查百科全书、可以去图书馆查有关的专业书籍、可以上网利用网络来帮忙、还可以去请教一些懂这方面知识的人等等,等你把这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之后再开始着手去养它们,才能把它们养的很好的。不然,就这么盲目地养,就免不了养死的结果。它们虽然是个小动物,但毕竟是条生命,如果因为自己相关知识的欠缺,不善饲养而导致了它们的死亡,心里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难过的,你说是吗,宝贝儿?

  今天的电话里,你已经在憧憬着你的养蚕事业的美好前景了:“妈妈,你说,这两只蚕宝宝变成蛾子后,会产多少个卵啊?”

  我笑了笑说:“妈妈还真不知道呢!”

  “就算每只蛾子能产一百个吧,两只就能产两百个。这样就可以孵出两百条蚕,那么这么多的蚕如果都养活了,又接着产卵,那。。。。。。”

  “哈哈。。。。。”我大笑起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那你就成了养蚕专业户了!”

  “哈哈。。。。。。”你也欢快地笑了起来,那丝懊恼早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