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六年级

拔萝卜

来源:作文盒子 时间:2021-10-11 08:36

  【第1篇】拔萝卜

  “拔萝卜,拔萝卜,嗨哟嗨哟拔萝卜,拔萝卜,拔萝卜,嗨哟嗨哟拔不动……”从小就听这首童谣,从小也认为拔萝卜是件特别难的事,以一人之力根本就拔不出萝卜。

  今天来到乡下的奶奶家,奶奶家院子里有一块菜地,此时的菜地里还长着两块绿油油的植物,我蹲在它面前,仔细研究着这地里到底长得是什么,地上的叶子绿油油的,上半部分的叶子像是一片树叶,下半部分的叶子左右各一片像是一对对翅膀一样,这是哪种青菜呢?我咋从来没吃过呢?

  这种“青菜”长得非常大,我看一棵就能炒一盘菜。心想,拔下一棵炒一盘尝尝。说干就干,我走到菜前,挑了最大的一棵。我看着这么大一棵,双手紧紧抓住,使出全身力气向上拔,结果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双手上还拿着那颗“青菜”,“青菜”的下面有一个大大的根儿。这个根儿让我看着觉得好熟悉啊,这不就是平时吃得萝卜吗?

  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举着自己拔出的萝卜,也顾不上屁股疼,赶紧去向弟弟炫耀。弟弟一看我拔出了萝卜,自己也直奔萝卜地,弟弟站在那些萝卜面前,看来看去,不一会儿也拔出了一棵萝卜。弟弟很鄙视的对我说:“你看我拔的萝卜比你的萝卜大多了!”说完还很夸张的一顿狂笑。我不服气的对他说:“再比一次,你不就是运气好,蒙对了。”“比就比。”弟弟也不甘示弱。我快速跑到地前,快速的巡视着哪一棵叶子最茂盛,弟弟不仅不慢蹲下,迅速拔出一棵,我一看,那萝卜还真不小。我赶紧找个枝繁叶茂的,心想,这次一定比弟弟的大,可当我把萝卜拔出来时,竟然比弟弟的小很多。弟弟看着我的小萝卜得意的笑了。

  我实在纳闷为啥弟弟每次拔的萝卜都比我拔的大了,弟弟拉着我的手,让我蹲了下来,我顺着他的手看了过去,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萝卜长大了会有一部分钻出地面,从钻出的部分就能看出萝卜的大小,我每次只挑叶子最大,可是那面的萝卜还没冒出地面,这说明这样的萝卜还没成熟,所以每次我拔出的都很小。

  拔萝卜,没有儿歌中唱的那样费劲儿,拔萝卜,也不能从叶子的大小去判断萝卜的大小。

  【第2篇】拔萝卜

  低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无法长期有效。教师在课堂能否第一时间要抓住学生的“眼球”,保证课堂的有效利用,首先取决于教师在趣导时是否抓住学生渴望探索新知的好奇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学生乐于参与教师预设的情境中,就要求教师在给学生创建问题情景时要具体生动、清晰客观,更要源于学生的生活。如我在《拔萝卜》一课,课程开始我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情境中,同时用学生孩时熟知的“拔萝卜”儿歌和学生肢体互动,使学生情不自禁的加入到教师预设的环节,顺势引出“拔萝卜”课题。

  师:知道吗,兔子王国又到了丰收的季节,今天小白兔和小灰兔决定上山帮爸爸妈妈拔萝卜(引出课题:拔萝卜)。他们俩蹦蹦跳跳的来到自己家的萝卜地。“哇!好多萝卜啊!”正在这时候,小白兔说:“哥哥,哥哥,不如我们来一场拔萝卜比赛吧!看谁拔的萝卜多!”哥哥小灰兔当然不甘示弱。“比就比,谁怕谁!”话音刚落,小白兔和小灰兔就兴高采烈的开始拔萝卜。拔萝卜,拔萝卜,(加上拔萝卜的肢体动作)哎呀,哎呀,拔不动......不一会儿,小白兔和小灰兔就大汗淋漓。来,让我们帮他们加加油吧!

  师生:“拔萝卜、拔萝卜、哎呀、哎呀拔不动。魏宇翰,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拔萝卜、拔萝卜、哎呀、哎呀拔不动。李佳乐,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在唱的同时我会走近指定学生拉着他的手请他来帮忙,拉近师生距离,增加了和学生近距离互动体验。)

  师:听了大家的加油声,兄妹俩很快拔光了自家地里的萝卜,你们想知道他们比赛的结果吗?猜一猜,谁会赢?

  这样一来,学生一下子身临其境,求知兴趣也被调动起来,学生不但渴望参与,而且乐于探索。

  课堂要在学生中生成并还原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启发式教学,新课改要求创生的课堂,课堂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比如《拔萝卜》一课中,我为了跟随孩子兴趣,“开启”学生善于发现的小眼睛,我就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小老师,自己“装傻充愣”扮演成粗心的学生,故意把竖式写错,一下激起了学生“育人”的兴趣,学生争先恐后指导我的同时也引起了自己的无意注意,这些小错误不仅能帮助学生自我认识,也加深了学生对竖式的正确。紧接着,同学们同桌合作,当小医生给同桌“治治病”,此时很多学生能快速“诊治”出同桌的“病痛”。最后在让学生分析一下竖式需要注意什么,经过前面的“角色扮演”学生分析的面面俱到。

  小老师,小医生,都是学生常见的职业,而角色扮演“诊治”也正是通过兴趣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包括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内部的学习需要时效性较长且不易得到满足,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成分,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