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六年级

黄河边

来源:作文盒子 时间:2021-09-14 17:56

  【第1篇】黄河边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看,远处的山坡上,一架架高速列车正在驶来,这是我们的高铁;瞧,一座座美丽的大楼正在修建,这是我们的建筑;听,一声声巨浪地声响正在传来,这是我们伟大的黄河波涛。

  黄河边,是我的家,这里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美丽的自然风景给了我们无尽的宝藏,勤劳的炎黄子孙用双手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明。一百多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在黄河沿岸劳作生息,从那时候开始,我们的根就深深地扎入这片土地,三皇五帝,魏晋明清,五千年的漫长探索,孕育出来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而现在,我们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浪潮之中,历史不断地向前推进,漂亮的自然风景和雄伟的人文景观相互映衬,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富足幸福,这,就是我的家!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与灵魂,从秦汉到唐宋,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都在黄河边创建繁荣昌盛的城市。今天,我们行走在黄河沿岸,气势如虹的波浪滚滚而来,让我不禁想起数千年前,轩辕黄帝曾站着在这黄河边,心中怀着征服自然的豪情壮志。再回头看奔流而去的河水,我又想起了孔子所言:“逝者如斯,不分昼夜”的旷达超远。

  郑州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也是因为有黄河母亲的孕育。站在黄河湿地公园,我不禁想起,当年无数的华夏儿女在黄河汹涌的波涛上前行,带着部落的杰出成果走向四面八方,从此华夏的民族精神开始扎根,中华大地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每一个人像是一粒粒承载希望的种子,让中华文明播种到世界各地。千年如弹指一挥间,当年的木船马车,早已被火车飞机所替代,但是穿越千年的发展梦想依旧扬帆起航,今天的郑州依然是黄河边最重要的城市之一。遗址和文物让我们铭记过去,更让我们展望未来,郑州正是因为有着厚重的历史感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才雕琢成了今天古朴精致的模样,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怀古唱今,共同书写这座城市的繁华。

  黄河是我们家乡的一部分,我们就像是家乡的小小花朵,正是因为有了黄河的洗濯,我们才能尽情地生长绽放,在未来,我希望能够拥有一双神奇的手,勾画出黄河最美丽的风景,唱奏出一曲郑州与黄河和谐发展的未来之歌。

  【第2篇】黄河边

  是什么让一位泱泱大国,日理万机的领导,一年内4次走访考察?

  是什么有一点变化,就让全国人民放心不下?

  又是什么?时而平缓流淌,时而怒吼咆哮,从来不在意世人的评价?

  这个令人牵挂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从青藏高原向东流去,黄河像一条巨龙,向海的方向飞去,为中华上下五千年带来了生机.

  早在180万年前,黄河流域居住的原始人们就已经学会了用火取暖照明,以及用石头骨头制作一些简单的劳动生产工具,时间来到了6000年前,黄河边的居民开始耕地种田,驯服野兽,制作陶器,炎黄二帝也是靠着黄河边形成了部落,可见黄河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民族团结的根本

  从上游中游,直至流入渤海,黄河共流经9个省,5464千米的场合养育了回族,藏族,蒙古族,汉族等民族,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纵观古今多少人是靠着黄河的水,黄河的泥沙,黄河的鱼,甚至黄河的石维持生计的,他用他的全部来哺育,我们是当之无愧的母亲河。

  但就是这样一位坚强又伟大无私的母亲,却因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而多次改变,河道水患频发。难道是母亲无言的警告吗?为了让这位养育我们的母亲身体健康,敬爱的习主席,一年4次考察黄河,他在视察报告中这样写道:“保护黄河是中华民族勇气发展的千秋大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人们的确直诉故土退耕还林,虽然看似收成下降,但水土一旦不再流失,收入就会不减反增,黄河的回馈则是肥沃的冲积平原,水电站丰富的电力资源。他还扮成一位艺术家,把河两岸的石崖,塑造的千姿百态,美妙绝伦,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我们的母亲河从没有一天把我们放下不管。

  我的家乡郑州,做为五朝古都,黄河母亲最出色的孩子,每时每刻都令我自豪,他是个历史文化名城,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皇帝在此监督,夏朝的首领雨,春秋第一相管仲都在这里施展才能,建筑圈也少不了他,天地之中建筑群,少林寺的,都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现在就更厉害了,米字型的铁路网,让郑州成为交通枢纽,全国乃至东南亚都可以畅行无阻,母亲河也在这里放慢了脚步,细细打量着他,用泥沙养育用河水灌溉的孩子,似乎这一刻他才可以歇一歇,我自豪,我是郑州人。

  是的,母亲黄河,让我庄严的给您行个礼,大声对您说感谢,你已守护了我们如此之久,您的每一朵浪花都蕴含着对我们的爱,现在我们要回报您了,让您的面容不再沧桑,让您的目光永远明亮,让您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源远流长。

  【第3篇】黄河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每当我听到这首李白的《将进酒》,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黄河历史悠久,是中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六大长河之一,从4000多年前的夏朝,到现在繁华的中国,它经历了无数磨难,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繁华昌盛。黄河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中,就有3000多年是我国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气候湿润,资源丰富,在这里诞生了四大文明,诞生了《老子》、《史纪》等著作。黄河无疑是最闪耀的星星!

  黄河虽是我们的母亲河,但有时却成为了我们的敌人,黄河流域的洪水频繁,冰凌洪水在每年的第一季度,暴雨洪水发生在7月份-10月份,对下游的威胁也非常严重。史书记载“洪水呼啸而来,淹没了村庄和大地,举目望去,一片汪洋,孩哭、娘叫、狗咬、鸡鸣,水上漂浮着衣物、家具、牛羊、尸体,真是看不敢看,听不敢听,房屋倒塌不计其数,树木有的连根拔掉,刹那间村庄良田尽成泽国”,历史上的黄河让人闻之色变,世人皆称“黄河宁,天下平”。

  河南处于黄泛区,新中国成立之前,黄河改道,泛滥成灾,给河南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关心治黄事业。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第一次离京外出巡视,首先就是视察黄河,做了很多重要指示,并谆谆嘱咐:“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964年,他已经70多岁高龄,还一再提出要徒步策马,上溯黄河源,进行实地考察,念念不忘治理与开发黄河。周恩来总理更是直接领导治黄工作,直到1976年,他已重病在身,还向去医院看望他的中央领导询问三门峡工程改建后的情况,真是为治黄事业鞠躬尽瘁,操尽了心。习近平主席更是频频强调:“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并亲临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经过多年水沙调控、河道治理、修复生态屏障,河南人民治理黄河在一步步攻坚克难中破浪前行。目前,已经建立了小浪底水利枢纽,沿黄生态廊道、黄河湿地公园群等多个工程,对郑州、开封、新乡等地黄河滩区综合治理,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进行保护修复,“地上悬河”已得到有效的治理。现在的黄河两侧绿树成荫,植被面积不断扩大,一座座跨河大桥在碧波之上,黄河从奔腾咆哮的大汉变成了平静的温柔少女,从让人恐惧变成了无数人梦寐、无数人倾倒的地方,我们为拥有你而自豪。在习主席的领导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黄河,建设黄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第4篇】黄河边

  “你家在哪里?我家黄河边”。是的,我的家乡在河南郑州,位于黄河中下游。逶迤的黄河,把她一路上收集的美好带给了中原大地。

  黄河是永动不止的。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开始奔跑,接纳千溪百川,足迹遍及九个省区。她全长5646公里,是中国第二条大河。这根大地的动脉,跳动了几千年,静静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和人们。她一路向东,永不停歇,最后又把剩下的乳汁依依不舍的注入了大海宽阔的怀抱。

  黄河是文明灿烂的。在那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岁月,一个古老民族的辉煌是由黄河开启的,“华夏民族”,“炎黄子孙”,我们被深深烙下中华的印记。黄河带来的“仰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艺术高超的完美体现。

  古诗里的黄河让我神往。那“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的豪迈气势”;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挥斥方遒;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苍凉慷慨;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的广袤无垠;还有那“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的波涛汹涌,都让我对黄河深深的着迷。

  那年,仲夏。我来到邙山脚下终于见到心驰神往的黄河,沿着炎黄二帝巨型塑像那坚定的眼神,我就这样和这条壮美的大河相遇。她一点都不像古诗里那个波浪滔天的大河。这条大河风平浪静,时而轻声拍岸,时而细波如鳞。我面前的她如此辽阔,平静,让人恬逸。我沉醉在她的旖旎美景中。

  回望1937年那个动荡的历史,国民党军队扒决我家乡北侧花园口大堤,导致许多县市被淹。黄泛区饥荒连年。“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如今的黄河就是那条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大河。2020年春回大地,草木蔓发时,我的家乡要建设18个黄河生态项目。在郑州花园口路段,要构建流动地景的骨架和自然森林群落,再现茂林修竹的沿黄景观。黄河会在我的家乡越来越美丽宜人,焕发光彩。

  过去黄河母亲遭受过太多的磨难,也反噬给我们祖辈们太多的苦难。习近平爷爷说过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要好好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我会从我做起,讲述好黄河的故事,传承好黄河的文明,保护好我家乡的这条大河--黄河。

  【第5篇】黄河边

  暑假里,妈妈带我游览了著名的壶口瀑布景区。当我看到黄河奔流至此,从陡崖上倾注而下,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壮观景象,内心禁不住和黄河水一样澎湃激荡,联想起“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首诗句。黄河滋润着沿岸干渴的大地,哺育了华夏文明,也哺育了生活在黄河下游的我,她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到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流经九省、自治区,注入渤海,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千米,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是世界上第五长河。黄河流域资源丰富,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中游的晋、陕、内蒙古是煤炭基地;下游是石油资源开发区。黄河流域号称我国的“能源流域"。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才成为了一个既有爱心,又有实力的"母亲",担任着哺育爱护我们的巨大任务。难怪大家把黄河成称为让我们中华儿女为之自豪的“母亲河”。

  我还了解到黄河上游水量占黄河总水量的70%,泥沙最少,流传着“天下黄河贵德清”的说法。在黄河中游泥沙含量增加,“一碗水,半碗沙”是对黄河的生动写照。下游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了奇特的“地上河”的景观。

  听妈妈讲,黄河虽然对人类有很大的贡献,但历史上的黄河曾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三年两口,百年一改道”是对黄河为害的真实写照。据历史记载,从先秦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三千多年里,仅黄河下游就曾发生过一千五百多次大的决口,每一次都造成洪水横流,千里异国的人间惨象。而近些年来,由于水土大量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黄河又出现了严重的缺水断流和水污染等问题。现在黄河多段断流,有的流域水面上甚至出现了大量的浮沫和死鱼,个别水域变成了黑色。

  听了妈妈的话,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能允许哺育了我们的黄河“母亲”成为这样的一副尊容吗?不能。那就让我们从今天起行动起来,拯救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建设美好未来,每一位华夏儿女都行动起来吧!

  我相信,只要每一位华夏儿女都自觉地担负起“保卫黄河,拯救母亲”的责任,明天,黄河母亲定将恢复本色,雄霸天下,焕发迷人光彩,令世界人民称颂!

  【第6篇】黄河边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化的发祥地,几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踪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河两岸,大河上下。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们亲切的称他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劈草菜、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奇目的古代文化。

  黄河,从古至今,多少人在赞颂你:古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现代著名作词家、作曲家显光未然和冼星海共同谱写的《《黄河大合唱》》,这都是人们发自肺腑由衷的赞颂黄河,歌颂黄河!

  我的家乡郑州就坐在黄河边上,我家离花园口很近,听我奶奶讲花园口曾经发生过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逼进郑州,国民党军队不战即溃,在此扒开黄河大堤。使豫,皖,苏三省44县受淹,391万难民流离失所,死亡人数893303人,由此造成举世闻名的花园口事件。

  如今,在黄河花园口事件的发生地,人民之治黄工作者在此建起了一处扒口堵口记事广场,《黄河花园口扒口堵口记事》。巨型浮雕再现了因日寇侵华造成的花园口历史事件全过程。

  巨型浮雕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六面碑亭,当地人称为“八卦亭”。西面的六面碑亭是1947年5月花园口堵口合拢时国民政府设立的纪念性建筑,以标榜为人民做善事而立。东面的亭子是新中国成立后由河务部门所建,庭中六面碑体于1997年7月由河南人民政府和黄河水利委员会联合设立。两座亭子,记录了同为花园口扒口堵口事件,但立场并不一致,让我们借助碑文,追溯国共两党,围绕堵口复堤而展开斗争的历史烟云。

  近年来,在治黄工作者的精心打造之下。黄河花园口已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他独具魅力的历史和生态景观完美结合,展现在人们面前。

  【第7篇】黄河边

  我的家在河南,河南最闻名的河就是——黄河!

  去年看综艺——《奔跑吧》其中有一期,使我印象最深刻,就是以黄河为主题,录了一档节日。有一段是他们明星在一起的大合唱“风大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当时听得这铿锵有力的旋律,我都热血沸腾,浑身充满着力量。记忆中我八岁时,我们一家四口在夏天的时候去了黄河边玩,那里的水很黄,像泥土一样,水流特别急。爸爸带着我们坐了那里的汽艇,每个人都带上救生圈,四个人一个汽艇上在黄河里奔走了10分钟,当时的感觉特别怕,心想如果掉进去怎么办。现在想想还觉得可笑,如果有机会,肯定会选择再坐一次,这次坐的心境跟三年前完全不一样。

  我在网上浏览了好多关于黄河的资料,清楚了知道了黄河对于我们中国人的重要性。黄河被大家称为“母亲河”,如果没有它就没有我们人类,她给了我们水源,让我们耕种,让我们喝水,是如此之伟大!

  黄河它象征着无数的华夏儿女,在恶势力下从不低头,为维护民族而贡献,她在保护与养育着中华民族的同时还激怒发广大中华儿女民族的自豪与信心。黄河,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母亲河。以前,您用您的身躯挡住了敌人的侵袭,现在您又默默无闻地服务着人们,这就是我们伟大的黄河母亲。

  虽然我没有住在黄河边,但我能想象到黄河一年四季的变化。春天到了,应该就是河里的冰融化了,会有宽阔的黄河水哗啦啦地流去,如果一阵风吹去,能看到河面上一层层鳞波。夏天的时候,河水是浑黄的,夏天季节属于黄河水泛滥的时候,水流湍急,波浪一层高过一层。转眼到了秋天,黄河边的芦苇叶会慢慢变黄,大雁也会南飞,那个季节,正是秋收的时候,桃子,花生,红薯等都会丰收,我们经常会去那附近的农家采摘,我觉得秋天的景色非常美丽。秋天走了冬天就来了,黄河会一下子变成一条温顺的河,水流基本很平稳,也没有波浪了,万里都静悄悄的,大雁也飞走了。只有等待着冬天下雪后的冰面。这就是黄河。

  说着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虽然我们离黄河边很近,但也不会经常去,去年,爸爸带着我们去了甘肃兰州,亲身欣赏了那里的“黄河第一桥”,并且看到了黄河的源头,其实很小。跟我们这里的黄河是一样的壮观。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第8篇】黄河边

  暑假正式得到来了!

  家人们打算预热一下暑假生活,便计划外出郊游。车辆一路向西,在一座古朴的建筑群中停了下来,只听见爸爸说:“到站了”。我们便下车,我环顾四周,砖木结构的古色古香的房子映入眼帘,特别突出的是一块叫做“嘉应观”的匾额。

  进入山门,一座外形酷似清代皇冠的亭子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走近一看这座亭子叫做御碑亭——嘉应观标志性建筑。“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民心泰否关乎大清江山”的楹联说的很明白这座建筑群是清朝治理黄河的衙门,里面立着的是雍正皇帝撰文大铜碑,是真迹呢,碑周有二十四条龙缠绕,意味着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周而复始;底座为蛟。碑文记载了黄河的地理面貌、流域历史、水患与治理情况,强调黄河与人民、黄河与朝廷的利害关系,对黄河的治理和建造嘉应观的缘由加以说明,雍正皇帝在碑文中阐述了自己在治理黄河过程中是如何不辞劳苦地为百姓的安危奔走于黄河的险工地段,修筑堤防,并说出修建嘉应观的目的就是“祭河神,防水患,保社稷,固江山”,

  我们由南向北一次游览过了严殿、大王殿、恭仪亭、禹王阁等殿。雍正皇帝御书的匾额“嘉应观”就悬挂严殿殿门首。再往北走是大王殿也叫中大殿,中大殿是依照北京故宫太和殿缩建的,大王殿天花板为藻井式结构上有65幅圆形彩绘龙凤图彩绘(故宫的龙凤图为满汉合璧,嘉应观的龙凤图是清一色的满族文化风格),材料使用的是檀香木,不见蛛网,不粘灰尘,鸟虫不进,所以又称做“无尘殿”。再往北走禹王阁的“齐缝墙”工艺也让我们惊叹叫绝。

  随后我们还参观了治理黄河指挥部旧址,位于嘉应观西北端,为傅作义和原苏联专家治理黄河指挥部旧址。第一任水利部长傅作义曾在这里办公,同住于此的还有首任黄委会主任王化云、清华大学教授张光斗、地质学家冯景兰。

  当地百姓说,御坝质量很好,修成当年就成功抵御了一场大洪水,武陟此后几乎再也没有发生决口,嘉应观也渐渐失去防洪抢险前线指挥部的功能,成为一座精美的建筑和古代治黄博物馆,供后人游览。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应该保护黄河,保护嘉应观,爱护生态环境,弘扬治黄精神,让黄河成为生命的源泉!

  嘉应观游览让我知识倍增,不虚此行啊。

  【第9篇】黄河边

  星期天的早上,我和老公女儿我们三个约好,一起去黄河边游玩。我们去超市丹尼斯买了一些吃的东西,比如:香肠、面包、山楂片、饮料、饼干和水果。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非常开心。汽车飞快的行驶着,半个小时之后,我们就到了黄河大堤,大堤两旁高大的树木不停地在向我们招手,好像在说“欢迎你们的到来“,他们就像一排排的哨兵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走了没多远,我们就看到黄河了,黄河边种了好多庄稼,好像是花生和玉米,长得绿油油的,像一个个露着笑脸的孩子。汽车行驶了没多远就看不到黄河了,为什么呢?女儿很好奇,我告诉她,黄河已经改道从别的地方经过。大约走了有半个小时,汹涌澎湃的黄河终于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虽然我们称黄河为母亲,但是也有人称黄河为面善心恶,表面上很平静,实际上河水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危险的漩涡,因为每年不知有多少少年儿童葬送在黄河水里面,一个一个的家庭支离破碎。

  终于,我们找到一片非常僻静的地方,看黄河一览无尽,黄河的风景别有一番风味,它可以使我的胸怀变的更宽广。我们选择一个有草地的地方,把车停下来,在这个地方我们扎好帐篷,把食物从车上拿下来,女儿欢呼着,高兴地不得了,一下就扎到帐篷里面。这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行驶过来几辆汽车,一共有两家人,他们从车上搬下一些烧烤用的火炉,还有一些已经穿好的羊肉、猪肉、鸭翅、蔬菜之类的,他们找了一些树叶把火引着以后放在上面一些炭,就开始烧烤食物了。不大一会,我就闻到一阵阵烧烤的香味,他们把烧烤熟的肉撒上孜然和调料还有辣椒粉,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好客的主人拿来一串让我品尝,被我拒绝了。

  忽然,听到一阵汽艇的声音,从汽艇上面下来十来个人,他们从汽艇上面下来一个个精神焕发。汽艇的主人吆喝着,每位二十元,我和老公商量好以后就坐在了船上,汽艇出发了,这时候我发现我和船上的另外几个人竟然没有穿救生衣,问船主,他说不用穿,我心里在想这样太危险了,,汽艇在河中不停的穿梭着,时高时低,时上时下,时不时的有河水浪花溅在船中和衣服上。船中有一对男女也在时不时的尖叫着,他们可能感觉到太刺激了。从船上下来的时候,我的手心里捏了一把汗,这样太危险了,万一掉到河中说不定就要喂大鱼。下次不穿上救生衣,我是决不上船的,生命只有一次,我是绝对要珍惜的!

  就这样不知不觉,天渐渐的阴沉下来,已经快六点了,我和老公收拾好行囊,就准备回家了。再见了黄河母亲!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