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初二

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

来源:作文盒子 时间:2021-03-24 10:52

  【第 1篇】《我和我的家乡》读后感

  每当我听见“家乡”一词,都会想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虽然这句话十分耳熟,但是想拥有一个美丽富强的国家,少不了一些人默默地奉献。周六,我看了《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它令我难以忘怀。

  这部电影通过五个故事单元,讲述了发生在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乡故事,有悲伤,有笑点。

  这五个故事,我最喜欢的是“神笔马亮”。这个故事讲述了马亮的妻子秋霞希望他去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进修,提高绘画水平,但他却心系群众们的疾苦瞒着秋霞去扶贫,选择到农村当扶贫干部,投入到乡村建设,带领村民脱贫,兢兢业业。在“进修”期间,秋霞要和马亮视频,村长以及善良的村民们就配合他演出,随时随地联手“欺骗”秋霞,这时的马亮只想着通过绘制稻田、开垦土地、以村庄为题材做画,来提高村里的经济发展水平。

  某天,当他得知秋霞和朋友一起到马亮扶贫的村里来拍孕妇写真,他心里仍然千方百计地想着不让秋霞发现真相。他装扮成小黄鸭,在万亩稻田画里和秋霞一起拍照,看到了秋霞幸福的笑容,愧疚不已。最后,秋霞还是发现了他的秘密,但是,她选择了原谅马亮,因为,她被马亮的行为感动,他说自己是大山的孩子,想为贫困的孩子们做出一份贡献。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都希望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好。像马亮这样默默无闻的人有许多,他们本可以在大城市里平平稳稳的生活,但他们没有,他们去贫困的地方,帮助村民走上致富之路,他们有爱、有理解、有胸怀家国天下的情怀。

  家乡是哺育并滋养我们的地方,如果有能力,我们可以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家乡在瞬息万变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努力学习知识,希望共建我们和谐幸福未来的家乡。

  【第 2篇】《我和我的家乡》读后感

  周末和好友一起看了《我和我的家乡》,看完感触很深,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家乡永远是我们的牵挂。做为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姐妹篇,《我和我的家乡》可谓是工艺相同,主创阵容也依旧强大,但故事情节和人物视角,则更加细微化和平凡化。五个单元、五个故事,五组人物,五种情感……欢笑热闹也好,感人催泪也好,幸福满溢也罢。都从普通人最平凡的人生经历甚至生活的细微琐碎里,展现出一股股浓浓的爱家恋乡之情!每个单元的故事都情感充沛,效果也各异,将祖国的东南西北中颇具代表性的家乡故事一一精彩呈现。

  《北京好人》里,葛大爷专车司机的梦虽然未能实现,却在和衡水亲人的重逢里见到了新时代家乡的暖,以及人情味儿的浓。《天上掉下个UFO》以土味科幻喜剧的节奏,将黄渤饰演的农民发明家的爱情故事与贵州大山村里的巨变戏剧化地融合一处,也让祖国大西南的山河美景,在大银幕上欢乐尽显。《最后一课》里的范伟范老师,用最平凡的支教路,和贫苦乡村里的小学生,一起用生命的色彩,勾勒出了新时代乡村版的最美学校!这一单元堪称最动情,也最感人。尤其是对于“教师”的我更加感动。邓超和闫妮领衔的《回乡之路》,一展我国西北绿化工程的艰巨和伟大,与《最后一课》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却在喜剧氛围以及主人公人设的营造和塑造上颇有亮点和新意。最后一个故事,《神笔马亮》绝对是放在哪里都是搞笑先锋的表率。沈腾和马丽再次合作,情节里“西红柿一角”的再现,以及东北农村与俄罗斯绘画艺术殿堂的无缝儿切换,真的让人笑破肚皮。

  家乡并不遥远,就在你我的心里。美好的未来并不遥远,就在年轻一代人的身上。就像《最后一课》里范老师十年辛苦支教时记在笔记本里每一个孩子的所需所缺。所有这一切,远比大都市里的繁华更美,更惹人动容,更让人向往。因为,这里是真正的家!

  【第 3篇】《我和我的家乡》读后感

  今天,我们去了电影院看电影。

  看电影是爸爸的主意,他说:“去年国庆咱去看了《我和我的祖国》,挺好的。今年咱去看《我和我的家乡》吧!”我们都很期待!这一次会讲述什么故事呢?

  来到电影院,我才知道,原来这两部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它们都是同一部影片讲述多个与主题相关的故事。

  《我和我的家乡》主要讲了五个故事,分别是《北京好人》《村里有个UFO》《最后一课》《回乡之路》《神笔马亮》。

  《北京好人》主要讲述了张北京帮助他表舅治病,上演了一出出好戏的故事。在看到张北京要和他表舅替换医保卡时,我不禁为他们捏了把冷汗,毕竟那样做不容易;在看到表舅抽血时,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最感人的是张北京为了让表舅成功的假戏真做,差点没晕过去。看完后我觉得,张北京真是个北京好人呀!

  《村里有个UFO》主要讲了贵州一个村子里的UFO乌龙。一行调查UFO真相的人在村长的介绍下认识了“发明家”是黄大宝,都认为是黄大宝搞得UFO,但他们没有证据,还闹出了一出出好戏。最后大家真相大白,黄大宝就讲了一个美妙的爱情故事……如果说其他故事有些伤感,这个故事就是十足的喜剧!

  《最后一课》是最感人的,讲了一位上了年龄的老师记忆停留在1992年。为了让他恢复记忆,大家想重新让老师再上一次那天的最后一课,因为他们都是1992年老师的学生。然而事情失败了,老师发现村子变了样,却发现村里出现一个漂亮的学校,和他一位学生画的画一模一样!而那位长大了的学生就在他的旁边,其他的学生也在后边……看完后我又想笑又想哭:哭的是这个故事很感人,笑得是一段老师和学生的对话:“二加二等于几?”“等于四”“你想想,……等于几?”“等于掰(八)”

  《回乡之路》和《神笔马亮》也都很好看,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看完电影后,我们都百感交集……

  【第 4篇】《我和我的家乡》读后感

  朋友,你认识我的家乡吗?我想,你很可能不认识,阳为它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既没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也没有苏杭二州的奇景。可是,它却以它那特有的爱,默默无闻地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家乡人民。

  我的家乡坐落在白山脚下。这座低矮的小山没有什么奇花异草,更没有什么珍禽异兽。也许因此而得名“白山”吧!可是尽管如此,无论春夏秋冬都成了我们的乐园。

  春天,它是最早春的角落。毛茸茸的小草,五颜六色野花,青翠欲滴的松叶。高大挺拔的白杨……每逢假日,伙伴们便手拿柳枝,赶着自家的大鹅来到这片“圣地”,我们躺在柔软草地上,仰望蓝天。噢!那蓝蓝的天,绿绿的地,我们的心醉了哼着无调的小曲,那美好的遐想啊,就像那飘忽不定的白云。夏天,那刚劲挺拔的白杨伸展自己的身躯,为我们搭起了一个碧绿的大凉棚,为我们遮光蔽日。小伙伴们在树荫下玩耍、游戏。秋天,整座小山变成了一位金发披身的美丽少女。那些不知名的,红艳艳的,黄澄澄的,吃起来又酸又甜。冬天,它则变成了一个银白色的世界,小伙伴们在山坡上堆雪人,打雪仗,追逐着,那欢畅的笑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站在山顶上,眺望远方。一座通往公路的白山大桥横卧在昭太河上。岸边碧绿的树荫映照在水底,一条条细长的小鱼儿,自由自在地嬉戏、游耍。夏天,我们在河边树下玩水;冬天,我们在河上滑冰。

  家乡山美,水美,人更美。在我的家乡,自私的观念是极少存在的,我们和睦得像一个大家庭。每当春播、秋收时,大家总是你帮我,我帮你。每天一到晚上,左邻右舍的人们就聚集在一起,下棋,讲故事,看报纸,这是我们一天中最难得的时光。

  【第 5篇】《我和我的家乡》读后感

  昨天,我们去看了《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有的时候让你笑不停,有的时候让你感动。不管我们走多远,家乡这个词,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这部电影的五个故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一课》。

  其实,对于我在这个年龄段,不会喜欢老师,甚至是厌恶,然而,在《最后一课》当中所描写的一个山村的老师,用他温暖的心,带给了孩子们不同的经历,不仅带给孩子们了知识,带给了孩子们希望,又给他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就像电影里所描述的那样,孩子们的父辈或其他长辈,都没有读过书,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就会落后。

  电影里最让我感动的是,老师在上课时,看到一个孩子在哭,就问他为什么哭,孩子告诉拿他,自已没有红色和蓝色的颜料,刚好那时候下着雨,泥泞的小路并不好走,但是老师淋着雨,跑回自己那简陋的宿舍拿颜料,老师不顾自己跌跌撞撞的跑在湿滑的乡间小路上,马上就要到教室了,老师却突然摔倒了,在他摔倒的那一刻,犹如在燃烧的油灯突然灭了,犹如胜利的希望就在眼前可你却没有坚持下去,瓢泼的大雨齐刷刷的落在老师身上,我的心上,那个小孩看到了飞奔过来扶老师,孩子的眼泪仿佛是水龙头开了一样,让我心里难掩疼痛。

  这就是《最后一颗》,留给孩子希望的种子,老师十年如一日的教书生涯,本色的展现的淋漓尽致,而那时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但是老师的记忆却停留在了过去,而孩子们要帮老师找回回忆。看了这个故事,我对老师这个角色有了很大的改变,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灵魂指引人,剧中的老师真实的呈现了老师的高尚师德,在此,我真诚的向老师致敬!

  【第 6篇】《我和我的家乡》读后感

  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转瞬间过去一半儿的时候,我们全家人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了《我和我的家乡》,整部电影是由五个小故事组成的,每一个都有单独的导演和编剧参与,每一个故事也别具特点,矛盾冲突也把握得非常好。

  首先北京好人,很直接地告诉我们就是国家的医保政策,而搞出的一场闹剧,让穷人能看得起病,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实惠政策,国家富裕,人民幸福。

  第二个故事最后一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直接的是乡村支教,每一位乡村支教的老师在用一生的付出给每一个地方贡献着,他们的精神是可贵的,知识改变命运,只有每一位中国人在精神上,在知识上富足了,生活才能有所改观,才能改变乡村的面貌,科技强国,知识就是力量,教师永远是崇高的职业,为培育祖国的花朵贡献着力量。

  第三个故事天上掉下个UFO,这个乍听好像是科幻类的题材,实则也是乡村致富,发展乡村特色经济的一个故事,电影中也提到了网红这个概念,现在的社会网红正在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网红用积极、努力、正向且阳光的作品影响着我们,而不是充当着负面的作用,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个故事是回乡之路,以同学会为引子,这个故事简单点就是治沙防沙,改变乡村环境和面貌,发展乡村特色经济,产供销一条龙,带动大家共同富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还有知识改变命运,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全面讲乡村变化的故事,比较正能量。

  第五个故事神笔马亮,这个故事是说一个高材生放弃名牌大学的就读机会,而选择了下乡做村官,是在提倡更多的人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去,自我奉献精神,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最后也点题了,现在大学生村官,还有基层工作,是在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做贡献,即使再微薄,它都会让人动容,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要为自己的国家积极奉献自己的力量。

  《我和我的家乡》,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电影,,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积极努力的学习、工作、生活着,我们土生土长的家乡是我们的根,希望家乡能变得越来越好,如果家乡需要我们,我们随时都可以前行……

  【第 7篇】《我和我的家乡》读后感

  国庆假期期间,去看了《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分为5个单元,每一个单元故事所突显的主题:医疗政策、山区发展、乡村教育、治沙环保、新农村建设,都是紧扣时代步伐的主题,每个故事都触动了我的内心深处,剧中以诙谐幽默把情节带的生动深入,让我看的津津有味,且捧腹大笑,笑后又耐人寻味,特别是徐峥导演的《最后一课》让人印象深刻。

  旅居瑞士,因为脑梗塞而引发老年痴呆的范老师,记忆停留在了二十几年前的千岛湖的小山村,他在那里上的最后一课。儿子小范和当年范老师的学生们一起想方设法重建了当年的场景,帮助范老师找回记忆。从喜剧中讲述温情故事,以小见大,寓意深刻。千岛湖望溪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前后对比,从老范的视角,情景再现。家乡的变化,逃不开教育的问题,教育的提升,人才的培养,《最后一课》真实再现二十几年家乡教育的发展。原来漏雨的破旧教室,终究变成了韩昊霖饰演的姜小峰画出的自己理想中的学校,那么色彩斑斓,美丽温馨。原来因为缺乏颜料的黑白画作,现在满满一整盒色彩齐全的颜料笔。重建1992年的场景是件不容易的事,但范老师的学生们却不遗余力,因为感谢感恩,对于家乡建设付出的人的感激,因为范老师在十年的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们倾尽全力。痴呆后的老范很多人和事都不认得,但却清楚地记得千岛湖乡村的点滴,每个学生的样貌,穿着,家庭情况。

  一名普通又不普通的支教老师,守护着乡村孩子的梦想,到晚年牵挂的仍然是那些孩子们。而他教过的学生们,也都在努力帮助老师完成脑海里的那张拼图。影片中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学生怀着感恩和感谢的心,浓浓的师生之情令人动容。

  【第 8篇】《我和我的家乡》读后感

  围绕“家乡”这个主题,《我和我的家乡》的五组导演都找到了各自的切入点和不同的喜剧类型。相比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国》,这部最新的姊妹篇在风格和故事类型上其实都截然不同。

  这次的几位导演拿手的都是喜剧片:“疯狂系”黑色幽默的宁浩、“囧”系公路喜剧的徐峥、“唐探”系悬疑喜剧的陈思诚,以及“开心麻花”的闫非&彭大魔和邓超&俞白眉这两对喜剧导演组合。如果说“家乡”是每个故事发生的地理情境,那么反观每个故事成立的基点,我们又会发现每个导演都选择以“情感触发的反差”作为剧情的驱动力,展开一段段荒诞而又温暖的情节。

  印象最深的是《北京好人》,故事反差围绕着医保展开,再续了张北京的故事。退休在停车场做收费员的他,正盘算着买辆新车跑专车生意。而去年在徐磊的《平原上的夏洛克》里认识的张占义,这次成了张北京身患重病的表舅。不知道有医保、错以为自己看不起病的表舅,成了“爱管闲事”的张北京豁出去也要帮助的对象,只能开展医保卡“错位使用”计划,试图以此救治表舅。当然,这个计划执行起来,必定是满地鸡毛、漏洞百出。直到从城市回到农村、回到村委会,两个一路稀里糊涂的男人才发现原来问题早就能迎刃而解。

  表舅张占义的出场,让电影瞬间充满了反差式的市井味——即便身处城市空间,我们也能体味到特有的乡土气息与之不断碰撞。人物与其环境间由此产生出不可调和的反差,接着这份反差不断生成出冷幽默,轻巧地表达出:这个时代的“两种地域特性”是如何反射向人本身。

  可以说,《我和我的家乡》通过五组反差,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其实我们可以不用那么焦虑,回头看看,我们的背后永远都是回得去的家乡。

相关作文